济宁医学院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发布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19-06-11浏览次数:550

关于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济医院字2013125

青年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力量,承载着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全面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及学校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意见。

一、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我校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目标,结合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际,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的引进与培养体系,择优选拔、持续培养、开发潜能、提升素质。用五至十年的时间,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勇于创新、适应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需要的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科研创新能力和高尚师德素养的优秀青年教师梯队,为学校提升办学实力提供人才支持。

(二)具体目标

1.队伍总量:未来五年,为实现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在逐步提高现有青年教师能力水平的同时,每年引进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50人左右。

2.队伍结构:优化青年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专业及学缘结构,力争到2020年,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比例达20%;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青年教师比例达20%以上。

3.人才团队:大力实施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工程和中青年教师学术团队建设,计划至2020年,遴选60名左右校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0名左右学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通过重点扶持,力争培养5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校青年教师均融入教学或科研团队,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师梯队。

二、建设措施

(一)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

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丰富政治理论学习形式,强化政治理论和形势政策学习,引导青年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青年教师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强化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教育,坚持法制和诚信教育,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规范准则,落实青年教师师德考核奖惩机制,在年度考核、岗位聘任、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等方面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定期开展“师德标兵”、“三育人”工作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宣传表彰青年教师师德楷模,发挥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

(二)强化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加大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培训力度,制定并落实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规划。以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培训为基础,丰富和创新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使青年教师尽快掌握教师职业所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技能;以落实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抓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以及教学科研团队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培养作用;完善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方式,通过试讲、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开展教学观摩课、示范课、课堂教学竞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激励青年教师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加大外语培训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外语培训和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国际交流能力;发挥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的作用,组织各类教学考核测评;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和申报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教研项目,设立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专项,确保教研项目中青年教师的参与比例。

(三)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构建多层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体系,大力选拔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教师。一是完善校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培养制度,动态遴选德才兼备、发展潜力较大的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培养和资助,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省级以上人才计划的竞争选拔。二是实施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用于资助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申报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开展产学研合作等科研活动。三是发挥科研团队负责人作为青年教师科研导师的作用,由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制定个人的科研规划、确定研究方向、申报科研项目等,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和潜能。

() 实施青年教师队伍学历提升计划

选拔推荐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外重点大学或科研机构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学历层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学校将与其签订合同,攻读学位期间,可脱产学习1年,脱产期间发放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住房补贴,获得博士学位后学校报销培养费3万元,工作前两年每月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并与当年引进的博士同样享受学校提供的科研启动经费。

(五)扩大青年教师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多措并举,拓宽青年教师对外交流与合作的视野和领域。一是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每年从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青年教师中,选派15名左右政治思想素质好、有强烈事业心,良好职业道德,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主干课程讲授任务的骨干教师,资助其赴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优势学科进行研修,使他们能够及时跟踪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更好地发挥学术骨干作用。二是实施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选派5名左右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其到国外知名高校进修,增加国际化教育背景和阅历,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国际教育发展趋势。

(六)加大青年教师的引进力度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适应学科、专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遴选机制,利用媒体、网络等方式发布需求信息,参加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的“山东名校人才直通车”等各级各类招聘会,广揽国内外人才。加强人才引进支持力度,对新入校青年教师,按照入校时的成果条件,确定引进层次,发放相应标准的安家费、岗位津贴及科研启动经费。年均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30人左右,来自“985”、“211”高校毕业生不低于90%,使教师的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保障措施

()组织保障

进一步健全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强化院部教学单位教育培养青年教师的责任。学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办公室,统筹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全局性工作;各教学单位是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责任单位,要成立师资队伍建设小组,对本单位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规划和实施,开展各具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学校将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作为院部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制度保障

积极探索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聘用、职务评聘等制度,制定符合我校发展定位和青年教师发展的评聘政策。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体现岗位职责、工作能力和业绩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大高水平成果奖励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各职能部门要积极调研制定相关政策,健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措施。各教学单位要根据学校总体政策,分别制定符合本院部青年教师特点的培养实施方案、培养计划,及时分析、研究和解决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确保学校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三)经费保障

学校确保师资队伍建设预算经费逐年增长,同时确保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的投入,使青年人才引进、青年教师选拔培养、青年教师培训等专项经费逐年增长。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青年教师各专项经费的统筹管理、规范审批程序,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各教学单位要不断创新青年教师工作的方式方法,多渠道汇集资源,为青年教师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济宁医学院

2013年11月18日